领先品牌造梦者

机器人抗疫,产业加速!

 二维码
作者:戴绘来源:DH代绘营销咨询

DH代绘营销咨询调查发现日前中国移动和达闼科技携手捐赠的首批5G云端智能机器人抵达武汉协和医院、武汉同济天佑医院和上海第六人民医院,调试和培训后即将上岗,协助医护人员加入肺炎疫情的战斗中。

上岗5G云端智能机器人包含服务机器人、消毒清洁机器人,帮助执行导诊、消毒、清洁和送药,减少交叉感染,提升隔离管控水平。

5G消毒机器人医药配送,适配消毒药水,地面消毒清洁工作,装载消毒水箱,按规定路线,完成消毒清洁,过程无人化。降低工作人员长时间在病区工作而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。

流程中无人化操作,独立消毒清扫工作,节约人力成本,提高效率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,医院、隔离区工作,无需防护设备,节约紧缺的防护服、口罩等物资,走到防疫战斗的前线!

通过语音控制,5G云端智能运输机器人定时提醒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药品,机器人身上的分层储物柜,实现一次多单的配送。机器人底部激光雷达,配备高密度测量点,用于防撞、导航周边监测;机器人身上的碰撞传感器,能够检测、感应到意外碰撞,启动安全模式紧急暂停。

多传感器融合的建图、导航、避障技术,满足5G云端智能机器人在医院复杂场景下运行的实际需求,拥有实时海量信息储备。储存在云端的专业知识库采用1+X架构,医疗行业通用知识,医院自己的医护内容和服务信息,云端大脑的人工智能AI和远程人工增强HA,导诊更准确、更快捷、更安全。


疫情的防控加速服务机器人应用,医护人员工作量大、隔离需求强,护理机器人、问诊机器人、运输机器冲上防疫前线。在美国西雅图确诊的患者治疗中,使用医护机器人进行操作,医生在病房窗户外操作机器人,减少病毒传染。

机器人替代部分岗位以节省医护资源的诉求日益强烈。可有效减少病毒传染,提升治疗效率。多家智能机器人企业来自医院的机器人订单增长迅猛。1月20日起,消毒机器人的订单开始“翻番”,是平时的7-8倍。疫情的防控将推动机器人的产业化提速。

服务机器人有望成为人工智能革命的核心载体。到2025年,全球机器人应用每年将产生1.7至4.5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,服务机器人每年将产生1.1至3.3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,占比70%左右。

根据IFR、中国电子学会的统计数据,到2020年,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至156.9亿美元。2020年,我国服务机器人规模有望突破40亿美元。中国将在未来几年贡献主要增量。

2019年12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0014台,同比增长15.30%,增速回升。2020年3月产量数据也将延续2019年四季度10-12月趋势,环比和同比均保持增长。

国际工业协会将机器人分为工业类机器人和服务类机器人。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很广,从事维护保养、修理、运输、清洗、保安、救援、监护等工作。


行业上游是芯片、驼机、激光雷达、附件及其他元器件,部分国内的公司生产能力还很弱,如芯片和激光雷达器件都是需要依赖国外进口;中游是各种服务机器人企业、方案服务商、软件供应商;语音、图像处理,设计、研发与组装,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等;下游主要为各种应用场景,包括工业、商业、消费者。

国内公司在产业上游布局很少,在中游和下游布局丰富,竞争力比较大。

细分领域已出现了巨头公司,市场所熟知的做手术机器人的达芬奇、做无人机的大疆、做扫地机器人的iRobot、石头科技等。

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,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,伴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,家用、医疗以及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持续增长。5G、云端智能平台,星际迷航将会很快走出大屏幕,来到每个人的身边。

疫情爆发催生的消毒、送餐等市场需求,服务机器人企业带来难得的示范性应用机会,加快服务机器人的普及。国内规划导航等服务机器人共性技术的进步,激光雷达、芯片等供应链体系的完善,成本进一步降低,细分领域服务机器人产业化有望加速。


文章分类: Dream wings
分享到:
欢迎关注公司微信
加微信业务咨询

上海市长宁区中山西路999号华闻国际大厦1411B

上海市兰博路1189弄 Villa区15号(临港新片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