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初,封本罗侯寇氏之子,汉中王初至荆州,以未有继嗣,养之为子。诸葛亮虑封刚猛,易世之后,终难制御,劝汉中王因此际除之;遂赐封死。【译】当初,刘封是罗侯人寇姓人家的儿子,汉中王刘备刚到荆州时,没儿子,收刘封为养子。诸葛亮认为刘封傲慢固执,性情凶悍,顾虑刘备去世后,不能控制他,劝刘备借此机会,将他除掉;刘备便命刘封自杀。【背景】征南将军夏侯尚、右将军徐晃和孟达一起袭击刘封。蜀上庸太守申耽背叛刘封,投降了曹军。刘封被击败,逃回成都。【解析】《三国演义》里刘封因没援救关羽被杀,诸葛亮勤勉治国不玩权术的好领导,《资治通鉴》真实历史记载,刘封死于诸葛亮的权术心思,真相真实的让人可怕。很多人,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,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是玩弄权力的高手。
刘备早期长期战乱奔波,没子嗣,让刘封做干儿子。此时,刘备亲儿子刘禅已长大,刘封备胎成争夺皇位的威胁。刘备,没因当初感情,拿出妇人之仁,果断为刘禅继位扫清障碍,感情在是排在利益之后。刘备年龄大了,诸葛亮对利益格局进行思考,如何控制未来的权势。刘封存在,是强大宗室力量,诸葛亮想大权独揽,会增加重重困难。为扫清未来权力道路上制约,借刘备除掉刘封。诸葛亮和刘备各怀鬼胎,达成权力合谋。商场的斗争,血雨腥风,认为低调不参与斗争,不会有麻烦,大错特错。刘封死,不是因做错了,而是他存在,对别人是威胁,不管概率多大,权谋高手,不留丝毫后患。挂掉一个人的事业,只需要理由而已,并不会让你明白真相。如同女人和你分手,你是好人,我还不想谈恋爱,转身投到别人怀抱。分手只需理由,不会告诉你,因你没钱这真相。刘封失败,是个被杀理由,而不是真相。
做事业就好像老中医,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,而是治未病,防患未然。这阶段关系不错,但是未来?如未来有冲突,现下手。一起打拼过市场,能力相当,背景一样,现在关系很好,关键时刻若只有一个得到机会,两个人就翻脸,比谁翻的快。等那时互相斗争,不如没形成威胁前,除掉潜力对方。刘备考虑是阶段的变化,之前需刘封做备胎,未来不需要,要除掉。马克思哲学,以发展眼光看问题。不能静态看待问题。别人对你不错,一起上下班,喝酒,做项目,骂客户,掏心掏肺,毫无隐私,但关系变化,有误解,成为敌人,之前的话和隐私当成把柄?关系好时要思考关系变差后,关系差又要思考未来用到人家?要为未来留一手。诸葛亮考虑未来和刘封关系变化,管不住,该怎么办?要除掉。找个理由,并不需要让别人知道真相。
刘封的错误,被两个权谋高手绞杀,看似不合理,其实权力算计后,完全正确。
--我们一起读历史,专注独立思考。et熊读历史